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飲酒詩

***********************************

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

陶淵明的桃花源

  魏晉南北朝,一個駢文極盛的時代,不管詩學界,文學界,都流行駢儷 偶之風,獨有一位能詩能文的大文學家文章不群,獨樹一幟,昭明太子稱他 「詞采精拔,獨超眾類」,是「橫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蘇軾亦云: 「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此人之詩,其詩『李杜諸人皆莫及也』。」能讓昭 明太子讚譽有加,又能讓眼界甚高的大文豪東坡先生嘆莫能及的這個人是誰? ─ 他就是陶淵明,他的詩是「隱逸詩人」所宗,他的文,尤其是「桃花源記 」,是那麼美好的一片淨土,是歷代多少士人想尋幽探訪之地。他的詩篇之美 眾所公認,日後在「詩」的單元會有專章討論,在此擬探討他的「桃花源記」 。

陶淵明的時代背景

  陶淵明生於東晉哀帝興寧三年(西元365年)卒於宋文帝元嘉四年(西元427年)是晉、宋易代之際的大詩人。東晉,一個偏安的王朝,一個擾攘不安的年代,在外,經過淝水大戰等戰役,中國已被五胡亂華弄得烏煙瘴氣,在內,是一個偏安的王朝,,中間經過了王敦、蘇峻、孫恩、桓玄等人作亂,國祚早是搖搖欲墜。終於,劉裕得以篡位自立,結束了一百多年的東晉時代。看到這種種浩劫,有志之士必曾想過要「攬轡登車,有澄清天下之志」,可惜當時門閥觀念甚重,王謝等世家大族壟斷了政治出路,又加上看到在位者爭權奪利,百姓生活困苦,卻一點辦法都沒有,於是對儒家思想紛紛開始背棄,這種消極的態度真實的表現在文章上,便形成三種型態的文學:

  1. 遊仙文學:文人有感於生命飄浮,朝不保夕,幻想能脫離現實,因此便寄情於虛誕的妄想而寫了許多遊仙詩,表達欲與仙人同遊,想將現實的擾攘拋諸腦後的思想。魏晉時代志怪小說特別多,便是這類文學的特產。
  2. 哲理文學:魏晉在學術上崇尚老莊的無為虛誕,清談之風盛行,發而為文則是玄言詩倍出。但這些詩多是「理過乎辭,枯淡而寡味」缺乏真實而深刻的內容。
  3. 田園文學:遊仙文學太過玄虛,哲理文學太過枯淡,唯有田園文學似玄實實,似枯實腴,雖然也是脫離塵俗,卻能合乎人情,是魏晉浪漫文學的最高表現,而陶淵明更是田園詩人之宗,他的文章沖淡自然,真情流露,雖不事雕琢,卻是簡潔雋永,意味深長,堪為當代田園文學的代表。

陶淵明 其人其書

◎家世及生平◎詩文作品◎

◎家世及生平◎
   陶淵明是潯陽柴桑(即今江西九江縣)人,或說他名潛,字淵 明,或說名淵明字元亮名淵明還是名潛各本互異,但據吳仁傑<陶 靖節年譜>考證:淵明所做的<孟府君傳及<祭程氏妹文>皆自名 淵明,而二篇作於義熙年間。而晉書、南史及昭明太子記載他對檀 道濟之言則自稱潛,此事在宋元嘉時,所以可能他在晉時名淵明, 入宋後才改名潛,<宋書.陶淵明傳>說他祖先為晉世宰輔,而恥 屈身後代。而且義熙以前詩文書寫晉氏年號,但自宋永初以後,唯 雲甲子而已。所以淵明改名潛可能是因為見到劉宋的政治黑暗,欲 有所「沉潛」而改名字的吧。

  至於他的家世,「命子詩」中提到:他的祖先系出陶唐氏帝堯 之後。曾祖是有名的陶侃,是東晉有名的開國元勛,官至大司馬, 因為平蘇峻之亂有功而封為長沙郡公。祖父陶茂擔任過武昌太守, 以「心直行方」,聞名內外。

  父親一說名逸,娶武昌名士孟嘉的四女為妻。父親也曾做過太 守。但一來「陶」氏是微族,難與王謝等勢家大族相提並論,二來 陶淵明這支不是直承曾祖陶侃爵位的嫡嗣,三來父親因早逝,所以 淵明的生活自少年起便不好過。他在「自祭文」中說:「自余為人 ,逢運之貧,簞瓢屢空,絺綌冬陳」,絺綌是細或粗的葛布,是盛 夏才穿的單薄衣服,而今冬天還穿它,可見是貧無以為衣。但淵明 不為衣食的是否溫飽所困,他的喜好讀書或許可以使他暫忘形軀的 痛苦,因為他說「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我們可以想像,在環 堵蕭然中,穿著鶉衣百結的短褐,身旁是空空的簞瓢,手中仍持卷 吟哦,這大概就是陶淵明的形象了。

  淵明自少時便愛讀書,「遊好在六經」,喜愛大自然也是本性 使然,他說自己「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納淵明詩文可知 淵明這一介貧士有「三好」:一是好讀書,二是好自然,三是好酒 ,他晚年選擇過「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的耕讀生活正是順應 本心本性,所作詩文也都切合真性情,表達出自已獨特的個性。

  其實淵明年輕時也曾有大濟蒼生的凌雲壯志,他說自己「少時 壯且厲,撫劍獨行遊」「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這些詩句表 現出何等的豪氣干雲,淵明幼時受的是儒家教育,有匡濟天下之志 是可想而知的,可惜在當時政治黑暗的種種限制下,他的「壯志」 根本無從實現,由他當了幾次官的歷程便可看出:

  1. 任江州祭酒:約在29歲時,個官職並不高。最後因個性不合,「 不堪吏職」而回家。
  2. 在桓玄處作一小官,後因母喪而回家。守喪三年後,桓玄起兵 失敗,即使要回去做官也不可能了。
  3. 任劉牢之的參軍:但看到鎮壓天師道孫恩暴動時大肆殺的景象, 非常後悔出仕,便解甲還鄉了。
  4. 任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參軍,後敬宣因得罪將軍劉玄而「自表請辭 」,淵明的參軍也無法做下去了。
  5. 任彭澤令:約在四十一歲時,這是淵明所做的官中職位最高的, 但也是任期最短的。

  出仕的原因在「歸去來辭」中說得很清楚,是因家中人口眾多 ,家貧無以給;而辭官的原因表面是因程氏妹死奔喪,實際原因則 是認清自己的個性無法適應官場的逢迎文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 所以八月才上任,十一月就掛冠求去,才做了八十幾天,這八十幾 天卻是一個轉捩點,從此淵明便覺悟到官宦生涯原是夢,視這幾年 作官為「誤落塵網」,從此便不再出來當官,而決定歸隱,即使歸 隱後遭遇了連串的不幸:種的田遭蟲害,住的家遭火焚燬,一家只 得以船為家;「幼稚盈室,貧無儲粟」過的是「夏日抱常饑,寒夜  無被眠,迭夕思雞鳴」的貧苦生活,寧願乞食也不願違背本性再 去做官,即使刺史桓道濟慕名來訪也「麾而去之」,表現錚錚骨氣 ,這是何等的瀟灑!這不願「以心為形役」,不願「為五斗米折腰 」的傲骨不知是歷來多少讀書人的典範!

  然而,在「仕」或「隱」之間,淵明的內心想必也經過了一段 長期的的矛盾掙扎吧,但最後終於認清現實,知道施展抱負無望, 只有守住自己讀書人的品格,保有心靈自由而轉向寄情山水,這是 環境使然,並非一開始便想消極避世,這正是「窮則獨善其身,達 則兼善天下」的儒家風範,我們喜歡陶淵明不是因為他的隱逸,而 是他的這分「真」,這分「高風亮節」。蘇軾說他:「欲仕則仕, 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是儒家的「固窮」「守節」,是道家的「保真」、「還淳」,也 是禪宗「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到「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 水」的覺悟歷程,所以淵明的思想各家都可解釋,而受到各家的喜 愛。

李辰冬先生曾將淵明人生分為四階段,由淵明自己的詩句來分 這四個時期已足以說明淵明一生的心路歷程:

  1. 猛志逸四海:如<詠荊軻>、<詠三良>等詩。
  2. 冰炭滿懷抱:如<雜詩>、<桃花源詩並記>。
  3. 復得返自然:如<歸去來辭>、<歸園田居>。
  4. 不覺知有我:如<飲酒詩>、<讀山海經>。

  在走過貧病交加的63個年頭後,一代詩人陶淵明在元嘉四年謝 世了。友人以他有「寬樂令終之美,好廉克己之操」而給他「靖節 」的諡號。他死前還自己作<自祭文>和<輓歌詩>,自述這一生 忙碌而快樂的生活,表現豁達的人生觀。活著的時候可以視名祿為 浮雲,樂天知命,「死」,對他而言也只是生命的另一種轉化罷了 ,到此時的他真箇是「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他的一生,經 過了「猛志逸四海」的少年時代,經過了「以心為形役」青年時代 ,經過了「覺今是而昨非」的中年時代,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 南山」的無我境界。隱居生活中經歷了個種飢寒交迫,卻能「結廬 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到臨死前更已攀登到「不喜亦不懼」的最 高境界,來自自然,復終歸自自然,但典範已常留人間。

※ 陶淵明與酒

  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說他自己「性嗜酒」他的詩篇也幾乎篇篇有酒,到彭澤上任有一半原因也是因為當縣令有不少的公 田,便可拿來釀酒。到了隱居之後,友人顏延之見他餓餒數日,贈兩萬錢給他生活,他竟然通通拿來買酒。他的「飲酒詩」就有  二十首,其他詩篇中也幾乎篇篇有酒。

  而今柴桑有「醉石」的遺跡,據說是淵明醉臥石上,石上還 有耳朵印痕和吐酒痕跡。石上還有宋代詩人作的「題醉石詩」:「淵明醉此石,石亦醉淵明,千載無人會,山高風月清。石上醉痕在,石下醉泉深,泉石晉有時,悠悠知我心。」

  其實淵明好酒部分來自遺傳(他的外祖孟嘉也好酒),部分是後天社會環境的催化。詩人好酒,最是落魄失意時,淵明喝酒 ,或許也是看到現實社會的黑暗,借酒澆愁的方法之一吧,他雖 酒醉而神志清晰,反觀世上醉心功名利祿的人,誰醉?誰醒?尚 值人深思, 白居易說他「愛酒不愛名,憂醒不憂貧」淵明就是太清醒的看到社會的污濁,現實的黑暗,又不願同流合污,所以才想借喝酒來忘卻這些-偏偏欲忘不去!有時命運中無法改變的事實也是借酒忘懷得,如「責子詩」敘述他的五個兒子都不好紙筆,不是懶惰,就是不能成才,面對這樣的命運,一般做父親的一定煩愁 不已,但淵明在這首詩末尾只說「天命苟如此」,且進杯中物」用一杯濁酒便把一切煩愁拋諸腦後了。歷來詩人如李白、杜甫等 人也好酒,可能多少受淵明影響,酒在中國人的心靈起了很大的 作用。

※ 儒家還是道家

  到底淵明思想是屬儒家?還是道家?自宋以來就有爭辯。梁啟 超認為淵明律已嚴,是儒家中不屑不潔的狷者,朱自清統計陶詩用 事以<莊子>為多,共用了49次,其次才是<論語>,共用了37次 可見陶公思想仍屬道家。而陳寅恪則綜合二者,以為他是「外儒內 道」的人物。

  而劉大傑在<中國文學發達史>中的評論很精闢,足 以平息二家之爭論,他說:「陶淵明是魏晉思想的淨化者」他的思 想裡有儒、道、佛三家的精華而去其惡劣的息氣:有儒家的律己負 責而不為虛偽的禮法和破碎的經文所陷;有老莊的清淨逍遙而不與 頹唐的清談名士同流;有佛家的空觀慈愛而不染迷信色彩。因為他 的思想中有各家的精義,各家的矛盾在他的心靈中調和了,所以儒 家來看可以為儒,道家來看可以為道,不為一家思想所獨佔,正可 見他思想背景的豐富和作品的偉大。

  就拿「隱逸」一事來說也不一定只有道家思想而已,儒家不也 強調「用行捨藏」,「天下有道則仕,無道則隱」,所以劉大傑的 評語是很中肯的。而<桃花源記>中「黃髮垂髫,並然自樂」像儒 家的大同世界,「雞犬相聞」卻又像老子「甘其食,美其服」的「 小國寡民」世界,是已巧妙的融合了二家。國畫中有一幅有名的「 虎溪三笑圖」,是宋代畫家石恪所作,圖中三人一是慧遠和尚,二 是道士陸修靜,二則是陶淵明,後人常以此圖像徵儒釋道三家相契 相匯通,淵明與三家思想都相通,所不應將他拘泥在那一家才對。

◎詩文作品◎ 
  淵明作品計有詩124首 ,文11篇,詩文不多,但卻都是「為情 而文」,要求作品都能「頗示己志」,表達的己真實的情感,有探 索人生哲理的,也有批露政治的腐敗,諷刺官場的污濁的。,他的 詩文何以為人所喜愛,原因有下:

(一)自然樸素:
  世人常以「陶謝」並稱,但謝靈運的詩有時太過雕琢堆砌不如陶詩自然。舉淵明<歸園田居>之三詩為例: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 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這首詩寫歸隱後親自耕種的辛苦生活,詩句自然平易如田 家語,似乎毫不費力即可寫出,但在平易的詩句中散發出泥土 的芳香」,這樣的寫作技巧並不容易,得要靠作者高妙的駕馭 文字的功力。他的詩文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平淡卻不單 調,富含深意,與泛泛之輩所寫的淺白詩有天壤之別,根本不 可相提並論。

(二)情景交融:
   淵明詩文往往在客觀事物的描述中融入強烈的主觀 情思,表面看似只寫自然景物,實則有所寄託,他常用松、菊 、雲、鳥等都予以人格化,表現出自己勁節、堅貞和喜愛自由 等個性,所以每觀其文,字裡行間都是作者個性的表露,由文 句便可以想其人高尚的德行。

(三)富真實感 
   淵明的作品不矯揉造作,詩句都是意飽筆端,皆出自作者 的肺腑之言,直抒胸臆,所以詩文如其人,都切合真性情;情 真、景真、意真,這不是「泛詠皋壤,虛述人外」的矯作之輩 所能學得的。所以梁啟超說:「作品中把個性活出來的,屈原 之後,我便數陶淵明」。

(四)境界高遠
   淵明讀書不求其解,只求得其意,作詩也重在意境,例如 他的<飲酒詩>之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 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 尤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國維<人間詞話> 以為是「無我之境」的代表詩文,境界很高。他的詩文往往景 中有意,意中有景,先景後理,理隨景深,景情理契合無間, 而能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四)風格獨特
   魏晉不是流行駢文就是流行遊仙詩,但淵明詩文質樸自然, 洗淨潘岳,陸機之駢儷,也不取阮籍,郭象等人的遊仙無稽,他 的文章「似枯實膏,似淡實美」,「初視若散緩,熟讀有奇趣」 ,所以蘇軾評其文:「質而實綺,匷而實腴」,歐陽修甚至說桃 花源記為「魏晉時代第一散文」,更是推崇備至。

陶淵明 作品賞析

◎寫作背景◎結構特色◎寓意◎

◎寫作背景◎

  1. 社會動盪的反照: 
       身處戰爭頻仍的亂世,詩人見到動亂中造成民間百姓的顛沛 流離,賦稅也由畝稅制改為口稅制,人民更是苦不堪言,虛設桃 花源可說是移情作用,用它來反映廣大人民想擺脫剝削的願望, 而寄寓了對美麗社會的嚮往。
  2. 個人際遇的寄託: 
       淵明年輕時有儒家兼濟天下的抱負,但入世嘗試失敗,因此 轉而歸隱田園,所以我們看到的桃源是也一個農村社會,如儒家 的大同世界,也如道家小國寡民的世界,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他 全部的人生哲學和政治理想。但此理想社會非他一人的,而是整 個社會的理想圖繪。
  3. 道教思想的勃興:
       魏晉社會擾攘,人民渴望樂土,所以隱逸之風和仙道思想盛 行,所述仙境不是在海上,就是在山中或洞穴,形成魏晉流行志 怪,小說。<桃花源記>以漁人入洞發現一世外桃源為故事,多 少也有受道教及志怪小說的影響,自有其社會文化背景,但不同 的是:它並非寫仙境,他寫的是「結廬在人境」的人間理想社會

◎結構特色◎

   這篇文章首先寫發現經過,其次寫桃源中的情景,末段寫漁 人欲再尋訪而不得。分析其寫作技巧如下:

  1. 空間轉換技巧 寫洞外的行程是由溪見林,而林覓源,後見一山,山有小 口,這段字表達出路程曲曲折折,綿長幽深,予人迂迴之感, 也給人想像空間,也為後文漁人再尋不得作鋪墊。而沿途上落 英繽紛,芳草鮮美,渲染其神秘的美感,人都有好奇心,看到 如此不凡的美景,人人都會有想一探究的衝動,由此也可見淵 明造境功夫是很純熟的。 洞中由狹口擠進,又在一小徑上摸索出來的漁人,一定被 「豁然開朗」的景象給嚇了一跳。這種由極狹到極闊的描寫是 寫空間,也似乎是寫心胸由煩世的鬱鬱不樂轉而為「心胸開朗 」。 文末寫漁人出洞,扶向路走,到郡下,尋向所誌,卻迷不 得路。空間描寫由洞外進入洞中,又由洞中出洞外,以空間的 巧妙轉換來完成一個故事,結構完整。
  2. 時間的變化處理 由「晉太元中」入筆是順敘,「先世避秦時亂」是倒敘,「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及南陽劉子驥的欣然規往是插敘,而全 文以「後遂無問津者」作結,令人疑幻似真。這一道時間之門的 關閉暗示桃花源是「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還是從此縹緲 遠去?自劉子驥後的世世代代誰也不知道了。
  3. 人物的巧妙安排: 文中以漁夫為主體,依次出現的有源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大部分人物都無姓名,甚至連主角漁夫也隱去名姓,這正顯示 出其迷離遙遠。而何以用漁人來當貫串整個故事的主線?或許是 因漁人在煙波浩渺的大自然中討生活,較能陶然忘機,也或許是 以「漁」諧音「愚」暗示因其「愚無心機」才得以撞入桃花源, 也是為了照應文後「處處誌之」的智巧,凸顯世人為了利祿可以 違反「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承諾,有心機智巧反而只落得「春來 遍是桃花水,不辨仙何處尋」的結局了。而唯一有真實性名的劉 子驥,這也是假託之筆,是寓言常用的技巧,如先秦寓言常用借 用真實人物說明所寄託的深意,有其人卻非真有其事。
  4. 寫作特點 本文是虛擬的故事卻用實筆法,文字也頗精煉,如開頭自「 晉太元中」至「忘路之遠近」,僅僅19字便交代了時間,人物及 地點。全文寫來自然真切,平易流暢,堪為白話詩文的先驅。

◎寓意◎

  1. 批判現實社會 此記交代桃源人為避秦時亂而來此絕境,其實是對當時黑暗 社會的控訴,晉宋時代的戰亂總計有十三次之多,而且大部分是 權利之爭,淵明痛感這是一個「真風告逝,大偽斯興」的時代, 所以託言避秦,是「以弔古之懷,寫傷今之淚」,寫此境美好的 園景也與當時殘破的農村景象形成了強烈對比,凸顯社會的不合 理;而源中人的「嘆惋」正是詩人的嘆惋。文中寄寓對現實的不 滿,也可見詩人對當時社會現實作了嚴厲批判。
  2. 否定君權 此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而詩中說源中社會是「春 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的淳樸生活,沒有統治者剝削,沒有在 上位者的爭權奪利或許就沒有戰爭,這是當時農民一個願望,隱 微中也表現作者否定君權的思想。他希望能有一個沒有王朝更迭 ,沒有帝王的安樂社會,因為漢、魏、晉三朝在源中人聽來只是 「皆嘆惋」而已。再比較淵明其他篇章,他說希望自己能做「無 懷氏」、「葛天氏」之類的「羲皇上人」,更可證明淵明所希望 的是上古淳僕「無君」的社會,這和阮籍的<大人先生傳>,鮑 敬言的<無君論>是一脈相通的。

※<記>和<詩>的不同 
  <桃花源記>本是附於<桃花源詩>之前的一篇序,但今日 <記>比<詩>更有名,一般人多已忘記還有一篇<桃花源詩>, 其實只讀「記」只是相當於讀一篇遊記,應參看<詩>才可看到淵 明作記的用意:

  1. <記>以客觀敘述故事為主,寫良田美池、老幼怡然自樂,所 以它稱作「桃花源本事」,但何以有此美景便可由<詩>的「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得到答案。「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則是<詩>中所說的「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乃不知 有漢,無論魏晉」則是<詩>中的「,雖無紀曆誌,四時自成 歲」,所以<詩>偏重介紹它的社會性和特點。
  2. <記>以「後遂無問津者」作結,虛寫作者憧景的境界,而<詩 >末說:「願言躡清風,高蹈尋吾契」,直抒胸臆,自抒懷抱, 比<記>清楚多了,但也少了那分虛虛實實之感。此外,<詩 >寫村內社會制度較詳,<記>寫內村中風景體生動;<記>先 寫境景而後寫避世之因,<詩>則剛好相反。總之,<記>是客 觀敘述而有所寄託,<詩>則是抒發主觀的體會和感想,二者文 意相互補足。

結語
  此記「山有小口」成了現實界和虛幻界的分界點,這點也 影響了唐代的志怪小說,如<南柯一夢>,<黃粱一夢>寫樹洞 中的王國,枕頭中的美好人生,都可見模仿<桃花源記>的影子 。

  梁啟超先生以為<桃花源詩並記>是「唐以前的第一篇小說, 在文學史上算是極有價值的著作」它對小說的創作有不少的影響 。 淵明雖被歸為隱逸詩人,卻仍不忘社會,他的一生真實的反 應中古時代知識分子的性格,他是一位高風亮節的隱士,能韜光 養晦,而光芒更加自放,<桃花源記>是他對理想社會的描繪, 這樣詩文寫社會理想也開啟了唐代杜甫及白居易等人社會寫實詩 的典範。

   詩文主題為社會人生他的作品永遠為人所傳頌,<桃花源記 >如一面光潔的鏡子,反照出社會的離亂,同時也為痛苦的人們 燃起希望的明燈,它告訴我們永遠應該懷抱理想,堅持理想,進 而為求理想的實踐而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揭開三和國文面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