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性傑】
  每年暑假,我總會開一系列書單建議學生閱讀,余光中的散文與詩必定在書單中,不曾缺席。余先生大聲疾呼,為了典雅純正的中文書寫努力不輟,他的作品正是最好的示範。1974年出版的《望鄉的牧神》、《白玉苦瓜》(九歌)洵為余光中的代表作,經過30多年,仍然適合青春的心靈恣意馳騁其中。在他的散文〈咦呵西部〉、〈地圖〉裡,可以發現詩人的壯遊歷程,為台灣旅行文學留下了燦爛足跡。此外,《聽聽那冷雨》、《蓮的聯想》(九歌)諸作也都能穿越時空,讓年輕的讀者找到感動。如果要以最迅速的方式認識余光中書寫之大觀,那麼市面上的詩文精選便提供了捷徑。《余光中精選集》(洪範)、《余光中幽默文選》(天下遠見)、《余光中六十年詩選》(印刻)等書,堪稱精品中的精品。
  在課本選錄的篇章之外,中學生接觸這些書籍,宜賞玩,宜品味,宜追蹤那些深邃麗雅的襟懷,而提升語文的境界、培養自己生命的厚度。藉由這些作品,可以看見余光中的詩藝如何在時間中完成。以音韻鏗鏘、博厚跌宕見長的他,60年來始終沒有放棄對聲情與文情的終極追求。不管是議論說理、敘事抒情,抑或是詼諧幽默,余光中為現代散文豎立了新的里程碑。他力矯歐化之流弊,說明現代散文必須剪掉辮子,講究彈性、密度和質料,才能成為成熟的文學形式,余光中 也確實都做到了。《聽聽那冷雨》、《望鄉的牧神》以降,余光中的散文持續為讀者提供典範。青年學生讀來,不惟累積學養,猶可恢弘志氣。文學的目的之一,在於能夠溝通情感與思想。余光中的作品,永遠可以跨越時空,喚醒每一顆青春的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揭開三和國文面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