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獨自躑躕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為遭遇挫折而痛苦不堪:徘徊於夜色仍明的街頭,你是否在為生活的不順而將痛苦放大?…¨其實人生中挫折與痛苦時常有之,但調整好心態,以正確的方法面對挫折與痛苦,才能快意人生。身受腐刑的司馬遷,生遭盡世人的白眼,死無顏面對己逝的宗族,他的挫折足可以放大內心痛苦鬱鬱而終,但平靜的心境與堅強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於地的殿臣站立成一個為民寫史的華夏史官,《史記》永表後世。作文《一蓑煙雨任平生》節選

話題2:轉折

有轉折的風景是美麗的。便如黃河般百丈九回的浩蕩、密林的蜿蜿蜒蜒的神秘、山峰曲曲折折的奇偉,都是轉折造就的。更有那"山重水複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帶來的驚喜與頓悟,也都是轉折的妙處。

如同奇風秀景,有轉折的人生才是精彩的。轉折帶給人的不僅僅是生活狀態的改變,更有對意志、生命力和對真理認知的考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就是由無數個轉折譜寫的。中華五千年的多少英魂,就是由無數轉折造就的。

司馬遷握著那杆沉甸甸的鐵筆走來。他那依然矯健的身姿,依然從容的步履,絲毫沒有帶著對那次人生轉折的滄桑與苦痛,他輕輕耳語:"是轉折賜予了我勇氣。"有些驚訝,那種肉體的折磨和精神的屈辱竟沒能在他身上留下一點痕跡?不,留下了,留下了燦爛輝煌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我明白了,如若沒有轉折,司馬遷恐怕還不知道自己修史的決心竟有如此之大,是轉折賜予了他執著。轉折是如此神奇。作文《轉折》節選

話題3:心靈的選擇

作為社會意義上的人,我們無可避免地要面對選擇的考驗。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要想徹底拋棄選擇,恐怕謫仙人李太白都得搖頭歎氣道:"噫籲唏!難於上青天也!"可見,要先學會選擇,之後才會懂得自下而上的立世之道。

我的腦海中走出一位頭髮花白而嗓音纖細如絲縷的老頭子,這是誰呀?司馬遷。老司馬當年不過替李陵說了一句公道話,不想拂了聖聽,挨了武帝一刀子。司馬遷告訴任少卿說"每念及此,未嘗不發汗沾衣也。"他想到死,一了百了,也想到老父親的臨終遺言。終於,他選擇了含垢隱忍,寫一部"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大著作。司馬遷的選擇給那些稍遇挫折就 "臨清流而赴死"的人上了生動一課,他活生生地讓割睾丸的利刃變成接生《史記》的手術刀,其化害為利之術,良足謂今古奇觀。
作文《發自心靈的選擇》節選

話題4:自我認識與別人的期待

跟隨他人的期望可以聲名顯赫,可以去爭取物質世界的充裕,這事實上已成為一種傾向,像古人那樣自娛自樂在這個精神世界日漸泯滅的社會中早已銷聲匿跡。內心澄澈如水,如入無礙之境,司馬遷在他人眼裏完全是個廢人,蘇格拉底日日拖著肥大的身軀踽踽而行,貝多芬在他人看來是個聾子,但他們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為了偉人。我們不禁要反思他們對於人生的自我認識,凡是精神偉大的人都擁有一顆自我認識的心,強烈的精神意識能幫助他們擯除外界的干擾,在他們心中白己選擇的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徑。不論世殊事異,他們在自己選擇的路上奮鬥拼搏,從未放棄,“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他們在他人期望的恃論中走向輝煌。作文《自我認識的成功走向》節選

材料6:買鏡

(一)司馬遷有一面鏡,一面歷史的鏡,照出了上至軒轅下至漢武的人生滄桑,照出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歷史上人們一直稱頌這樣的鏡,清澈明淨,事無巨細,一覽無遺。可是還有一句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如此,人如此,鏡亦如此。
   所以,如果我要買鏡,一定要一面特製的鏡:一面光亮如洗,可察毫末:一面昏暗沉寂,模糊朦朧。

   用一面特製的鏡,照人、照世、照史,既不會讓目光被瑕疵糾纏,也不會讓失誤遁形於昏暗,用特製的鏡照世界,終會照來一個明媚的未來,(2004年湖北高考優秀作文《買鏡,我要特製的》節選)

(二)一個冷清、幽深的閃房,牆上的窗戶裏斜射幾絲慘澹的光,一個無奈但又沉重的聲音,低低地說:“我,接受,腐刑。”抬起頭來,兩行清淚從臉頰滑落。

   對,他就是司馬遷,他直言進諫,即惹來君主的大怒,並被賜予腐刑這種讓男兒恥辱的刑罰。司馬遷是不幸的,但更不幸的卻是他的君主,親手毀了這面明鏡,卻讓昏鏡當道,最終,一片慘像。


歷史從那一夜開始

已經是深夜了,司馬遷通過天牢的小窗,望著那漆黑的夜。幽藍的天幕上,不見星也不見月,幾處烏雲低低地沉著,帶著令人窒息的壓力。暮秋的風裹著寒氣,鑽進每個角落,包括司馬遷那件破舊的長衫。

司馬遷拖動著腳鐐,走回幾塊磚堆成的床。金屬的撞擊聲在死一般靜的夜裏,帶著幾分鬼魅。床上那盞昏黃的油燈跳動著火焰,拖下長長的抖動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然而掛著的一紙官文仍然可見,金色的字,朱紅的印,一切都那麼清晰。

是的,這就是司馬遷的命運。日出之前,他必須做好選擇。是死,用一腔熱血去控訴昏君的無道,用高貴的頭顱去證明自己的清白.?還是活著——當然是有條件地活著,從此他將成為不完全的男子。

司馬遷無法遏抑心中騰生的怨怒,昨日朝堂的場景歷歷在目。當漢武帝在歇斯底里地咆哮時,當滿朝文武雙股戰戰時,當李陵一下子從英雄被定性為叛徒時,司馬遷覺得胸中有什麼東西壓著。

也許是記錄歷史的職責讓他知道,歷史必須是真實的。於是他,站了出來,後來的事情證明當時的衝動是致命的。司馬遷與李陵並無交好,為了不相識的人而觸怒龍顏,這沒有人能夠理解。

他突然就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兒子們在首陽山的遺骸:他想拋棄這個世界,這個昏暗、污濁的世界。決不能屈辱地活著,做一個不完全的男子,便是死,他也應該是個大丈夫。

但突然,司馬遷在憤怒與激動中沉靜下來。父親臨終時那雙憂怨的眼睛,讓他一下子靜了。他清楚地記得,父親指著案上的書,哽咽著,然後看了他一眼。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與意味著的責任,是的,他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還沒有自己的史書,屬於大漢的書。

司馬遷在床邊坐了下來,閉上眼,沉默了好久好久,他的胸口在劇烈地起伏,他的手指在不停地顫抖……天明的時候,牢外傳來一聲吆喝:“司馬遷,想好了沒有?”

“想好了,我選擇腐刑。”兩滴清淚滑落臉頰,司馬遷無聲地哭了。

幾千年後,一位詩人說:“真正的勇敢不是為某件事壯烈地死去,而是為某件事卑賤地活著。”於是一陣秋風嗚咽著,吹起《史記》發黃的紙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揭開三和國文面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